美食的问题

特产问答 2025-04-03 23:17 浏览(0) 评论(0)
- N +

美食的问题

打荷作业程序

(1)将消毒过的刀、墩、小料盒、抹布、盛器等用具放在打荷台上的固定位置,将干净筷子、擦盘子的干净毛巾放于打荷台的专用盘子内。所有用具、工具必须符合卫生标准;

(2)消毒过的各种餐具放置打荷台上或储存柜内,以取用方便为准。

(3)按《原料质量规格书》中规定的质量标准,对领取的当日所需要的各种调味料进行质量检验;

(4)配合占灶厨师添加、补充各种调料。

(5)需要自制的调味酱、调味油,协助占灶厨师按《标准菜谱》中的规定的用料比例和调制方法进行调制。

(6)按《料头切制规格》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切制料头,并将切好的各种料头放入固定的料头盒内,料头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实际需要准备,每种料头要求大小、粗细、长短、厚薄一致。

(7)按要求调制各种浆糊、雕刻盘饰花卉及制作高汤等。

(8)开餐后,接到主配厨师传递过来的菜料,首先确认菜肴的名称、种类、烹调方法及桌号标识,看是否清楚无误码;

(9)确认工作结束,按《标准菜谱》的工艺要求对应进行腌制、上浆、挂糊等对原料进行预制处理;

(10)按主配厨师的传递顺序,将配好的或经过上浆、挂糊、腌制等处理的菜肴原料传递给占灶厨师烹调加工,如果接到催菜的信息,经核实该菜肴尚未开始烹调时,要立即协调占灶厨师优先进行烹调;

(11)在占灶厨师烹制菜肴的过程中,打荷厨师应根据菜肴的出品盛装要求,准备相应的烹调时,要立即协调占灶厨师优先进行烹调;

(12)对占灶厨师装盘完毕的菜肴进行质量检查,主要检查是否有明显的异物等,检查过程要迅速、认真。

(13)根据审美需求及菜式格调,对装盘的菜肴进行必要的点缀装饰。盘饰美化的原则是美观大方、恰到好处,以不破坏菜肴的整体美感为宜,并要确保菜肴的卫生安全。

(14)将烹制、盘饰完毕的菜肴经过严格的感官卫生检查,认为合格并确信无疑后,快速传递到备餐间,交给传菜员。如果属于催要与更换的菜肴,应特别告知传菜员。

备餐员负责供应食品。

巧克力的知识

    来源:西班牙商人拉思科采用浓缩和烘干的方式将饮料由液体成功改良为固体食物,并将其命名为“Chocolate”。这就是近代巧克力最初的雏形。

1606年,意大利商人Anton Carlettie将可可豆及被意大利人称为“Ciccolattieri”的饮料带回祖国,并成功打破西班牙垄断可可树培植和可可豆买卖的局面。

1657年,一位法国人在英国伦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专门贩卖巧克力的商店“咖啡烟草”。1674年,英国的甜品师傅尝试将可可粉当作原料加入蛋糕之中,它成为了世界上首个使用巧克力为原料烹调的点心。1753年,生物学家林奈也根据饮料最初的名称而把可可树正式命名为“Theobroma cacao”(希腊语,意为“众神的食物”)。

18世纪之后,巧克力的价格开始下降。随着巧克力向欧洲各国中下阶层人民的普及,它的衍生品与改良品也越来越多。法国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法国人发明了可放入精致糖果罐里随身携带的巧克力糖,以便自己随时都能享用到美味的巧克力。

1763年,一位英国商人终于成功地获得西班牙严格保密的巧克力饮料和固体巧克力制作配方并将其引进英国。英国产巧克力的特色便是在原料里增加了牛奶和奶酪,而这种美味的“奶油巧克力”也迅速成为了英国贵族们的新宠。

因为可可粉中含有无法与水、牛奶等融为一体的油脂,因此无论是原先的巧克力还是奶油巧克力,其口感都极为涩口。直到1829年,荷兰科学家万·豪顿(Van Houten)发明了能成功去除可可粉中近2/3脂肪的可可豆脱脂技术,巧克力的色香味才开始臻于完美。这种经过脱脂处理的牛奶巧克力不仅爽滑细腻,口感也极为上佳。而它的制作工艺如今也依然继续沿用在现代的巧克力里。

 制作: 把可可粉、可可脂、砂糖放在碗中(买不到可可粉和可可脂的直接买可入炉的朱古力球也行),不停搅拌。直到碗中的东西呈糊状,加入少量牛奶倒入糊状物,再搅拌,直到再次呈粘稠装,自然冷却。将糊状物放入冰箱冷藏室,5~10分钟后取出。再次加热,到融化同时不停搅拌,可以放入自己喜欢的东西,例如杏仁什么的。最后倒入模具,自然冷却

  巧克力的发展概况

    早在14世纪,生产可可豆的墨西哥人便对可可豆和糖进行了简单的加工处理,制成一种既能冲饮又能咀嚼的食品。从此,巧克力就问世了。

    到了l6世纪初,墨西哥的巧克力和制造技术传到了西班牙,后来又传到意大利。到了l8世纪中叶,英国也开始生产巧克力了。

    世界上对巧克力最感兴趣的瑞士人,他们不但喜欢吃巧克力,而且十分重视巧克力的生产和技术。自19世纪以来,瑞士的巧克力消耗和生产,在世界上一直占领先地位。

    巧克力的生产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以后,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领域中的一个独特门类。巧克力的生产技术,也由开始的小型手工业作坊,逐步发展到大规模的机械化连续化生产,有的已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

    我国的巧克力工业生产是在近代发展起来的,最初产生于20~30年代的上海。解放后巧克力生产才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和发展,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等都有规模不同的巧克力生产企业,今后我国的巧克力生产必然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提高

种类:巧克力的种类繁多,其分类按原料组成和加工工艺,可分纯巧克力和巧克力制品两大类,这两大类又可分成若干种类和品种,现分叙如下。

纯巧克力  香草巧克力  奶油巧克力 特色巧克力 果仁巧克力 夹心巧克力 抛光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