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鱼王的做法?
>主料:甲鱼2000克。
>配料:独头蒜50克,蒜叶10克,七子妹辣椒10克,杭椒20克,生姜50克,香葱20克,金华火腿100克,精品五花肉150克。
>调料:盐5克,鸡精3克,味精2克,浓汤1500克,香桂2克,老抽3克,生抽5克,冰糖2克,20年陈酿花雕酒50克,自磨芝麻油1克,胡椒1克,菜籽油50克,自炼猪油50克,茶籽油50克,豆瓣酱10克。
>制作方法:
1.选用常德汉寿大湖天然放养1800天以上,4.5斤左右甲鱼一只,将甲鱼翻过身来,背朝地,肚朝天,当它使劲翻身将脖子伸到最长时,用快刀在脖根一剁,然后控血。
2.清洗:放半锅水,水温烧至大约有70~80度,将宰杀后的甲鱼放在热水中,烫2~5分钟(具体时间和温度根据甲鱼的老嫩和季节掌握)捞出,放凉后(迫不及待者可以用凉水浸泡降温),用一小刀将甲鱼全身的乌黑污皮轻轻刮净。注意了,可别把裙边(也叫飞边,位于甲鱼周围,是甲鱼身上滋味最香美的部分)刮破或刮掉。刮净黑皮后,再将甲鱼清洗干净。从甲鱼的裙边底下沿周边割开,将盖掀起,去除内脏;还有一种方法,是用剪刀或尖刀在甲鱼的腹部切开十字刀口,挖出内脏,用清水洗净。内脏掏净后,洗净,斩掉四爪尖和尾鞘,去掉四脚附着的黄油。诀窍没有别的,就是胆大心细性子刚,下手迅速心不慌。另外,甲鱼体内的黄油腥味异常,一定要除净。
3.甲鱼经宰杀处理洗净,甲鱼肉剁成3厘米见方的块,再用清水漂净血后,捞出沥水,甲鱼蛋留用。
4.起锅烧水,把清理干净的甲鱼放入锅中(冷水下锅),待水开后打出浮沫,倒入网筛内。
5.起锅烧热,放入三种油,下入切好的五花肉,生姜,煸炒至香放入香桂,倒入甲鱼翻炒,放入20年花雕酒,火腿,老抽,生抽,七子妹辣椒,盐,豆瓣酱继续煸炒至香,放入浓汤,杭椒,香葱,胡椒,冰糖,煨制四十分钟左右,煨制软糯好之后,选出甲鱼肉,滤出汤汁。
6.起锅放入选好的甲鱼和汤汁,独头蒜,鸡精,味精,大火收汁变浓稠后,起锅装入钵中,最后点缀小米椒,蒜花即可。
二、东阳送人的特产?
特产有:
1、东阳青枣
东阳青枣是浙江省东阳市的特产,东阳是南方重点产枣区之一,已有四百多年的栽培历史。主要生产的品种有大枣、马枣和少量天生大枣、团枣、牛奶枣以及算盘枣等,一般多加工成东阳南枣或东阳蜜枣出售。
2、东阳沃面
早期在东阳民间,人们习惯把吃剩下的菜、汤用来煮面条,然后加入番薯淀粉制成糊面,易消化吸收,又营养丰富。后慢慢地经过厨师们的改良制作,成为现今的东阳一大特色,独具风味。
3、东阳茶叶
东阳种茶已有1100多年历史,其中“东白春芽”名茶早在唐代即负盛名,为朝廷贡品。
4、东阳香榧
东阳种植香榧历史悠久,形成了特有的香榧民俗文化,在香榧采摘前,家庭要举行祭祖仪式,意为谢恩、求平安,
三、鳜鱼汤的最佳做法?
工艺:烧 口味:咸鲜味 食用:早餐、中餐、晚餐
主料: 鳜鱼700克
辅料: 口蘑15克 黄油15克 芹菜15克 酸黄瓜50克 香桃10克 橄榄10克 酸豆5克
调料: 番茄酱40克 白砂糖3克 盐5克 茴香2克 醋精2克 味精1克 胡椒1克
指数: 营养7 难易6 时间6
做法步骤
'1.将鱼肉洗净,切成4至5块,用沸水加少许醋稍氽一下,捞出用清水洗净;
2.把葱头去皮洗净,切成丝;
3.芹菜去筋洗净,切成丝;
4.把酸黄瓜去皮,去籽,切成斜角块;
5.口蘑切片;
6.将黄油放汤锅内置大火上烧热,下入葱头、芹菜、胡椒粒,炒至五成熟;
7.放入番茄酱,再翻炒几下之后,改微火;
8.待出红油时,下入鱼清汤及鱼块,同时下入酸豆、青果、口蘑片、酸黄瓜,汤沸;
9.放入精盐、砂糖、味精,调好口味;
10.上汤时,用香桃蘸上茴香末放在汤上即成。
四、金华汤溪特产?
汤溪镇是原古婺州八县之一,有着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汤溪山水秀丽,生态环境优越,境内九峰山灵特秀;千古名山九峰寺,建于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且遐迩闻名。明清为汤溪县。
1.汤溪古法白切鸡
白切鸡一直是汤溪人款待宾客的上品菜肴。旧时,除了食客老饕,一般也就逢年过节招待贵客的时候才会烹制。
2.白皮辣椒炒肉
白辣椒,主产地在古汤溪县洋埠镇,洋埠镇几乎家家户户都种白皮辣椒。洋埠特有的沙质土和濲水(现衢江水)的灌溉,使得种出来的辣椒有皮薄、色白、味辣的特点,大家都把这种辣椒称为汤溪白辣椒。
3.汤溪山里腌菜
腌白菜、腌芥菜、腌豇豆……汤溪腌菜种类繁多。其中,腌豇豆与荞头和小白黄瓜混炒最好吃。采摘白色乳黄瓜,经炭火烘去部分水分,与老荞头、辣椒及小南瓜或豇豆同腌制,用菜油或茶油炒制,烹点黄酒,汤溪人称“饭遭殃”。
4.汤溪小肉圆
常听老人说,家里有山粉(番薯粉)就有菜,来了客人也不怕。花一点钱买一些豆腐,再买点肉。将肉切碎拌在山粉里,搅拌均匀,用筷子或调羹自然放入肉汤煮。等一只只浮起来,热腾腾得熟了,汤也变些稠了。捞起来盛盘,撒上香葱,一桌人围着,又当菜又当主食,不仅鲜香软糯,还劲道十足有弹性。
5.汤溪牛腩千张
汤溪一带自古加工豆腐和千张就小有名气。现在,还有很多人家过年也要亲自动手做豆腐。过去家里都不十分富裕,买肉是大事。因此,有俭节的主妇看到牛肚帮(即牛腩)只有肉的一半价钱,便用来替代猪肉炖千张。用煮牛原汤,一同烧制。牛肉酥烂,千张软滑,汤汁醇香,美味其中,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价钱还比猪头经济实惠,一下子就在民间推广开了。
6.烂菘菜滚豆腐
汤溪城外上境村有一个姑娘叫十三妹,人称“豆腐西施”。十三妹嫁给了湖前村卖菜帅小伙胡春哥。婚后,十三妹卖豆腐,胡春哥卖菜。有一天,下大雨,胡春哥把晾干的菜收起,顺手往屋檐下一堆,又忙去了。过几天,十三妹一翻,发现菜根热得烫手。她就把这些菜都腌了起来,半年后,腌菜烂成菜汤了。她舍不得扔,盛了两碗倒进锅里,又掰了两块豆腐扔进去。顷刻间,一股臭中带香,鲜中带辣,又辣又鲜又香的气味弥漫开来。隔壁邻居胡刚吃了两碗,病竟好了。这事一传十,十传百,烂菘菜滚豆腐成了汤溪一道特色菜。
7.汤溪葱花肉
相传早年汤溪一带官府腐败。官员不准民间百姓食肉,所有的猪、牛、羊、鸡等家畜家禽,宰杀后都要进贡官府享用,否则就是违法纠办。有个姓李的屠夫,为了让母亲吃一可口的猪肉,想到一个好办法。他把猪内脏中网油、蜘蛛网油、花油等取出带回家。加上葱、面粉之类的佐料,加裹进一些割猪肉时掉下的肉碎末,包成一块块葱油饼,然后用猪油入锅炸熟,送给母亲食用。没想到,母亲吃了这个葱油饼后,十分开心,连称好吃。为躲避官府禁令,李屠夫就称之为葱花饼,慢慢地成了汤溪的一道名菜。
8.胡瓜炖黄鳝
汤溪话中,有时黄红不分,典型的当属把皇帝称作“红帝”,黄鳝自然地叫做了“红鳝”。胡瓜由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至后赵王朝的皇帝石勒下令说话和做文都不准用“胡”字后,改称了黄瓜,不知汤溪是天高皇帝远没收到命令,还是违抗天命,一直叫着胡瓜,按理说如收到命令的话,该叫“红瓜”树。后来市面上有了青色的黄瓜,汤溪人青白不管,统统叫做了胡瓜。土黄鳝用菜油煸透,下汤水与汤溪白黄瓜同煮,白黄瓜的清香与黄鳝的鲜美融于汤中,汤汁醇厚,黄瓜黄鳝软糯,老少皆宜,营养丰富。
9.毛芋梗煮青豆
早些年,汤溪有户洪姓人家,因为父母常年生病,田地卖光了,人称洪光,只好靠打短工谋生,家中穷得叮当响,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一年秋收之前,洪光家中又没有吃的了,看到父母躺在床上唉声叹气,洪光心如刀割,他只好到田里捡别人挖毛芋后,丢弃在田里的芋梗,拿回家后,将芋梗最下端净白的一段洗净,切成小段,用盐浸泡数日后,除去芋梗的燥腥味。洪光又到田野里捡拾别人家大豆收获后掉在地里的小豆粒,回家将小豆粒和毛芋梗放在一起,入锅煮沸后食用。没想到,这毛芋梗经盐腌制后,燥味全无,成了一道口味极佳的美食。这下四邻八舍都学着捡拾毛芋梗,回家烧好菜吃了。
10.汤溪鸡蛋面
汤溪有户人家,因为家穷丈母娘家看不起他,尽管女儿女婿多次邀请,但岳父岳母一次都不上门做客,这让女儿心里很难受。有一次,岳母思女心切,就瞒着岳父偷偷一个人来看女儿。这下把女儿乐坏了,想张罗着给母亲做点好吃的。可是,她在家里只找到半碗淀粉和鸡蛋。她把鸡蛋敲在碗里,抓两把淀粉,加水调成糊状,然后下锅煎成一张圆圆的薄饼。可是,就这么一只鸡蛋饼,母亲也吃不饱啊。女儿就将薄饼切成细条,像煮面条一样下锅煮熟,然后加上葱、姜、蒜和辣椒,这么一搭配,这鸡蛋面的味道就出来了。比普通面条更柔更韧,而且汤汁鲜美,即可当菜又可点心。母亲吃得满脸通红,赞不绝口。从此汤溪鸡蛋面也就扬名当地,成了招待客人的主要美食。
汤溪菜发源于乡村生活点滴,最寻常的乡间食材,经过多道工序,每一道菜都充满着生活智慧。水肉圆就是其中的代表,些许番薯粉稍微加工,花一点钱买一些豆腐,再加上些许肉沫,就是一道美味。将肉沫拌在番薯粉里,搅拌均匀,团成球型下入开水中,待一只只浮起,汤也变浓稠。便可捞起来盛盘,撒上香葱,一桌人围着,又当菜又当主食,不仅鲜香软糯,还劲道十足有弹性。
经过500多年的历史沉淀和时间风化,汤溪人就地取材,形成了味道浓重鲜美、充满乡土味的汤溪菜。其中有名的经典菜有葱花肉、烂菘菜滚豆腐、牛腩千张、胡瓜炖黄鳝等汤溪老味道。这些老味道并不随着时间而消失,在繁华市区的街头巷尾和小镇上,随处可觅汤溪菜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