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特产:钦州赤禾
钦州赤禾的基本介绍
钦州赤禾又叫钦州海红米,是纯粹的农家品种,野生稻血源厚重,适应性和抗逆力较强,有很长的谷芒。米株高大,米穗长。米粒呈胭脂红色,有顺纹。蒸煮后有芋香味,有嚼劲。钦州海红米富含花青素、黄酮等增加免疫力的有效物质,对清除自由基、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钦州海红米也称为“药米”,是一种能满足中高端大米市场需求的绿色健康食品。
海红米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钦州市大风江、钦江、大榄江、茅岭江、金鼓江等入海口咸淡水交汇的滩涂区域,一年种植一造,生育期间可利用海水的潮汐浸育进行“锄草”“杀虫”,不需施用化肥、农药即能正常生长。生产情况:钦州海红米主要分布在钦南区,种植面积4800亩。一般亩产约150公斤,亩产值7500元。
钦州赤禾,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特产,地域保护范围为:钦州市钦南区所辖那丽镇、沙埠镇、康熙岭镇、黄屋屯镇、大番坡镇、东场镇、犀牛脚镇、尖山街道办共计8个镇(街道)10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4′~108°59′,北纬 21°35′~22°08′。
钦州赤禾的产品特点有哪些?
钦州海红米株型高大,株高达220厘米,穗长22.3厘米左右,谷壳黄褐色,谷粒扁圆形,有4厘米长的谷芒。米粒有顺纹,长度5.7厘米,宽度2.5厘米,长宽比2.2~2.3。蒸煮后有芋香味,有嚼劲。其种植地域主要集中在钦州市大风江、钦江、大榄江、茅岭江等入海口咸淡水交汇的滩涂区域,生育期为5个月左右,一年一造,当年5月下种,10月初即可收获,生育期间海水会帮忙“锄草”“杀虫”,不需施用化肥、农药即可顺利生长。钦州海红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黄酮等增加免疫力的有效物质。
钦州赤禾的历史是怎么由来的?
钦南区海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沿海地区很早以前就有栽培海水稻的习惯,明朝嘉靖时期编撰的《钦州志》卷二中,《食物?物产》谷属部分食货篇就有记载:钦州“赤禾,五月种,十月熟,米红”,这是关于钦州海红米水稻较早的文字记录。2000年出版的《钦州市志》均有关于钦州赤禾种植历史的记载
钦州赤禾的品尝吃法
可加工海红米包子、海红米馒头、海红米养生粥、精海红米饭、海红米海鲜粥、海红米海鲜汤等产品。
广西钦州特产:钦州海鸭蛋
钦州海鸭蛋是广西钦州的特产。以下是关于钦州海鸭蛋的详细介绍:
基本介绍:
钦州海鸭蛋由沿海滩养殖的钦州麻鸭所产。
钦州麻鸭体型大、生长发育快、产蛋率高。
麻鸭以鱼、虾、蚬、蟹等动物为饲料,使得海鸭蛋不仅外型大,蛋黄也大且颜色橙红。
营养价值:
每100克海鸭蛋中含有卵磷脂4056mg,比牛奶高50倍,有助于延缓衰老、软化血管、清理血管、增强记忆力。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每100克含蛋白质12.84克,以及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总量高达11.53克。
还含有钙、磷、铁、锌、碘、镁、钾、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和10多种维生素。
产品特点:
海鸭蛋比内陆鸭蛋大,蛋壳坚厚。
蛋清浓稠,蛋黄比例大,色泽呈橙色,无腥味。
卵磷脂含量比普通鸭蛋高出25%以上,营养价值较高。
品尝吃法:
海鸭蛋的食法简单,蒸、炒、煎、煮均可。
煮、煎后的味道和口感更佳,腥味小,蛋黄颜色与普通鸭蛋有明显差别。
钦州人常用海鸭蛋制作炒蛋,做法简单,口感松软或香脆,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